本美术片是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新编,在1959年获中国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等奖。 小鲤鱼小黑一跃跳过桥墩,得到四个小伙伴的喝彩,可是奶奶很不以为然,说要能像祖辈们那样跳过龙门才算有本事,并讲述了传说中的龙门之外的种种美景,五条小鲤鱼被奶奶的故事深深吸引,商议后决定出发找寻龙门。一路几次错认,它们游到一个大大的水库面前,认定水库就是龙门,开始想办法跃过。几番尝试终于成功,它们果真见到诸多异常美丽的景象,开始争论是留是回,这时,它们遇见了燕大姐,从她的口中得知了许多新事。
以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题材,是日本首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在制作本作前,日本并没有制作长篇动画电影的体系,因此工作人员们从研究他国的动画、动画师的养成、开发拍摄动画用的器材等开始着手,约花费2年的岁月作成本片。 参与本电影制作的工作人员们担任了牵引之后日本动画界的角色。并且还有像宫崎骏那样,被本电影影响而立志进入动画业的人。 导演为曾担任东宝教育映画部的短篇动画制作的薮下泰司。制作为东映动画。东映发行。上映日为1958年10月22日。配音员为森繁久弥和宫城真理子(两人为当时知名日本演员,他们俩分担了片中所有角色的配音)。他们的台词由剧作家矢代静一执笔。还有为了实行描绘人物动作并将其动画化的“动态临摹”手法(当时迪士尼动画长片的主流制作方式,如《白雪公主》即以此方式制作),雇用了水木襄、松岛友子等明星,和当时刚进入东映的演员佐久间良子当模特儿。
中世纪亚瑟王的城堡内,国王正和圆桌骑士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夺回被黑骑士偷走的歌剑。说归容易,实行很难,黑骑士将歌剑交给喷火巨龙守护,圆桌骑士们闻风丧胆。这时亚瑟王的弄臣兔八哥却嘲笑“只有傻瓜才会想取回歌剑”,于是生气的国王派它前往。 兔八哥硬着头皮只身闯入黑骑士的城堡,恰逢黑骑士和火龙正在睡觉,它顺利地取回歌剑。苏醒的歌剑大声歌唱,惊醒了黑骑士和火龙。围绕这把宝剑,兔八哥和邪恶的敌人展开激烈而有趣的争夺战…… 本片荣获1959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本片改编自童话故事《白雪皇后》,整部动画片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彩色木偶剧。 大胖和小胖是孪生兄弟,他们长得很像,奶奶常常把两个人认错。大胖是哥哥,他听奶奶的话,爱劳动,并且学习用功,还常帮奶奶做家务。帮助弟弟温习功课。弟弟小胖则与哥哥不同,他调皮、不肯好好学习。常常闯祸。一次,大胖到医院去看牙,小胖却擅自钻进了治疗室,医生错把他当成大胖,要给他拔牙,他吓得大哭起来。幸亏祖母及时赶到,才使他免于吃苦。
彩色木偶剧。 小足球健将李英和同学们组织了一个小足球队,名叫“红队”,经常和“绿队”比赛。 有一天,李英的爸爸寄来一个新足球,李英连忙拿去给同学们看。可是,当大家要踢新足球时,他却不让,同学们对他这种自私的行为很不满,爷爷也向他提出了批评。 “红队”和“绿队”举行球赛,“绿队”赢了一球。正当“红队”向“绿队”进攻时,旧足球被踢坏了,比赛因此停止。但是,谁输谁赢,两队争执不下。这时李英一个人在家里踢球,感到很没意思,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捧着新足球来参加比赛,使“红队”换回了败局。
故事改编自俄罗斯作家阿尔克谢‧托尔斯泰 (1883-1945)的所写的一部民间童话。阿尔克谢‧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描述的并不是萝卜,而是芜菁。俄罗斯方面也有将故事动画化。作品被翻译成20种语言。 天真活泼的小白兔在土岗上找到一个大萝卜,它用尽全身力气也拔不出来。这时灵活顽皮的小猴来了,小白兔请它帮忙一起拔,还是拔不动。小猴看见不爱劳动的小猪正地草丛中睡懒觉,就把它喊醒,要它一起来拔萝卜。可是小猪不用劲,一边拔一边又睡着了,害得小猴跌了一跤。这时候,小熊来了,它自高自大,好表现自己,自以为力大,自己就能把萝卜拔下来,结果不仅没有拔掉萝卜,反而差点跌死,幸亏小猴把它救活了。 后来,小白兔、小猴、小猪、小熊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大家齐心合力,才有力量。于是,它们排好队伍,连自卑胆小的蜗牛也来帮忙,终于把萝卜拔了起来。
东郭先生把“兼爱”施于恶狼身上,因而险遭厄运。这一寓言告诉我们,即使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东郭先生”式的问题。一个人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人民,但丝毫不应该怜惜狼一样的恶人。 现在,“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词语, “东郭先生” 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则是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希尔维斯特猫(Mel Blanc 配音)每日以恐吓、追逐崔弟鸟为乐趣,它时刻谋划着将崔弟变成自己的盘中美餐。但有一天,一只老猫改变了它的生活。笨猫加入了一个吃鸟上瘾的纠正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交流,希尔维斯特以崭新的面貌回到家中。他对崔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友好,一度让崔弟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 然而猫就是猫,希尔维斯特渐渐无法忍受吃鸟欲望的折磨,它一次次将魔爪伸向崔弟,一次次又痛苦地撤回,本性和信念让这只笨猫几近崩溃…… 本片荣获195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2006年6月在Annecy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评选出的“动画的世纪·100部作品”第22名。
故事根据中国民间故事改编。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文化”涤荡着城市里的大街小巷。但是在中国大多数的农村里,母子亲情,羊羔跪乳。生活依然艰难,人们守望相助。乡野上弥漫的是中国几千年来独有的家的观念,家的关怀......... 这是一个流传在北方民间的一段笑话故事,作者用幽默的想象,绝大的讽刺,辛辣地来嘲笑社会上一种粗心大意的人们。 粗心的胖嫂接到妈妈一封信,刚看了开头一句话:“妈妈生了重病……”就焦急万分,抱起孩子连夜赶回娘家去。夜路难走,胖嫂又心慌意乱,走到冬瓜地里跌了一跤,怀里的孩子也摔了出去,她在冬瓜地里摸了好久总算找到了,急忙用斗篷一裹,抱起就走。回到娘家,见妈妈身体很好,两人都感到有点奇怪。胖嫂把信打开再仔细一看,原来后面还写着:“已经好了,不用挂念。”妈妈拿出一顶特地为外孙做的小帽子,叫胖嫂给孩子戴上。胖嫂打开斗篷,发现孩子变成了一个大冬瓜。她急忙感到瓜地里找孩子,没找到,却找到了自己家里的一个绣花枕头。于是她又急匆匆地跑回家去。只见家里大门敞开,屋子里满地丢着孩子的被子和衣服,门口还有一只小鞋,摇篮里的孩子也不见了。胖嫂心想孩子一定被狼吃了,就号啕大哭起来。没想到她一哭把孩子惊醒了。原来孩子好端端地睡在炕上。
在一棵古老的大树上,住着三个邻居。喜鹊住在上层,小松鼠住在中间,老兔子住在下面,三个邻居都很自私自利。老兔子生炉子的黑烟把松鼠的床毯熏黑了,喜鹊的羽毛也被染上了煤烟,喜鹊把垃圾往下面扫,落在松鼠家,松鼠又把垃圾往兔子家丢,为此,它们总是吵闹不休。 小松鼠发现大树生了蛀虫,便悄悄地把蛀虫往兔子家赶。蛀虫在兔子家的天花板上繁殖起来,而兔子的天花板就是松鼠的地板。蛀虫越来越多,蔓延到老兔子家。大树被蛀空了,三个邻居都急坏了,可是大家谁也不肯去请啄木鸟。 一阵大风吹来,大树倒了。三个邻居还在争吵呢!
本美术片人物造型借鉴了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国动画学派”的开山之作。作品由中国漫画家华君武编写剧本,动画制作方面参考了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大量元素,如音乐,人物造型,人物动作和语气。作品被认为开创中国“民族风格”动画片的先河,在中国动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前有个将军得胜归来,在庆功会上受到文武百官的赞扬。他洋洋得意,随手举起几百斤重的铜鼎,抛向空中,又轻轻接在手里,面不改色。接着,他又扯满强弓,对准飞檐下的风铃,连发连中,观者个个喝彩。一个善于阿谀奉承的食客恭维说:“凭将军这身武艺,敌人还敢来送死吗?”从此,将军不再练武,整天花天酒地,吃喝玩乐,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早晨号兵吹号,将军用靴子打他。公鸡报晓,将军又把它塞进酒坛里。数月后,将军已大腹便便,一百多斤的石担,他也举不起来,拉弓射雁时,箭到半空就飘落下来,将军完全蜕化了。但是在他过生日时,门人食客们还给他送来 “天下第一英雄”的金匾。正当大家给他祝寿之际,敌兵进攻了,将军慌忙应战,可是他的枪已经锈坏,箭壶也成了老鼠窝。他手下的官兵也都跑光了。敌兵很快攻进城来,将军只好束手就擒。
At a used car lot, Mr. Magoo is intent on buying a car for his nephew Waldo. He is slick talked into buying an old clunker thanks to a shifty salesman but he drives it off anyway. Unfortunately, the myopic Magoo drives off a pier and under the ocean where he mistakes the various aquatic surroundings such as fish, sunken boats, and seals for other cars, dilapidated mansions, and a horn happy driver respectively.
小花猪的食物被黑乌鸦抢走了,它跟着黑乌鸦一路追去,结果越跑越远。找不到黑乌鸦的小花猪坐在地上伤心地哭起来。小黄狗问原因,小猪说它想去找小花猪,可是又怕遇上妖怪。小黄狗拍拍胸口,说它不怕妖怪,两个伙伴上路去找小花猪。 路上,它们遇到了很多“妖怪”,小黄狗虽不怕,可是没妨碍闹笑话,直到遇到黑熊,它们才明白妈妈告诉它们的所谓“妖怪”,都是自然现象。两个伙伴不仅找到了小花猪,更增长了许多知识。
该片主要讲述了一只美丽的鸟,它羽毛丰满,艳丽动人,却高傲自大;在秋季时不屑构筑鸟窝,在冬季时饱受严寒,在野火处取暖时被野火点燃羽毛后被烧黑变成乌鸦的故事。 该片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1956年获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奖,1957 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美术片三等奖。
本美术片为木偶片。“东郭先生”语出明朝马中锡《中山狼传》所讲的东郭先生救助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心地善良的东郭先生背着一口袋书赶着毛驴正在路上走着,一只受伤的狼跑到他面前,说自己是只好狼,正被猎人追杀,哀求他救命。东郭先生心生怜悯,把口袋里的书倒出来,让狼藏 进口袋里,猎人追来问狼的情况,他推说不知。狼一出口袋,即露出本性,说在口袋里闷了半天,早已饥肠辘辘,要东郭先生好人做到底做它的食物。东郭先生吓得不知所措时,农夫赶了过来,并想出妙计拿下狼。东郭先生知晓做人仁慈也要分场合。
墨西哥边境线上,一群面黄肌瘦的小老鼠对着不远处的奶酪工厂望眼欲穿,然而他们却无法靠近,因为邪恶的希尔维斯特猫(Mel Blanc 配音)守在必经之路上。墨西哥鼠派出的敢死队接连遭受失败,万般无奈下,只得求助素有飞毛腿之称的冈萨雷斯(Mel Blanc 配音)。 冈萨雷斯欣然同意,来到边境线上,与希尔维斯特展开一场精彩刺激的奶酪攻防战,最终大获全胜。 本片荣获1956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是迪斯尼所出品的第15部经典动画长片,于1955年推出,已距今有五十多年,但至今依然是许多迪斯尼影迷津津乐道的经典佳作。这部作品虽然以狗儿为主角,但爱情故事却表现得如此真挚动人,成为迪斯尼经典动画中令人难忘的佳作。
Blinkity Blank is a fine example of music creating image, the sounds you hear are mimiked it seems with the forms and flow of motion that is on the screen. From fireworks to Egyptian forms and birdcages, over a blue surface, the images being etched directly onto the cell print we are taken on a five minute voyage with basoon, trumpet, clarinet and drum.
夜幕降临,眼神似乎不太灵光的马鸪先生关上家门,打算外出开一场电影。他来到电影院门口,但似乎并没有注意到相关标识,结果竟稀里糊涂来到了旁边的飞机场。马鸪先生走进大厅,瞥见墙上贴着的夏威夷三日游的海报,他自作聪明将3天(3 d)看成了3D,对于这个新鲜玩意儿他当然想好好体验一下,于是在自动售票机那里买了一张机票,随着一群游客登上了前往夏威夷的班机。灯光转暗,马鸪先生兴致勃勃地和坐在身旁拿着公文包的黑衣男子闲聊。这时一名警探出现,和空中小姐低语,试图抓捕一名小偷。马鸪先生看在眼里,竟把这一切全当成了电影情节…… 本片荣获第2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在一个农场内,饲养着各种牲畜,它们都是农场主人的私有财产,等待他们的只有一生劳动以及最后被卖掉和被吃掉的下场。农场里的一头猪在提出了“人类剥削牲畜,牲畜须革命”的理论之后死去,不久农场便掀起了一场由猪领导的革命,原来的剥削者──农场主被赶走,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尝到了革命果实的甘美,农场更名为“动物农场”并且制定了农场的宪法── 七诫。 但是不久,作为领导革命的猪们内部发生了分裂,一头猪被宣布为革命的敌人。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和越来越多的特别待遇,逐渐脱离了其他动物,最终蜕变成为和人类完全一样的牲畜剥削者,动物农场的名字也被放弃。 本片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45年出版的同名小说《动物农庄》改编,同时是英国第一部影院动画电影长片。
维也纳著名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家中住着一只名为约翰的小老鼠,每当音乐家弹奏美妙的华尔兹时,小约翰就情不自禁走出洞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而家中的老猫汤姆却无心欣赏音乐,它把心思全放在捕捉约翰这件事上,然而每次出击都功败垂成。 一天施特劳斯外出演出,小约翰始终躲在洞里。汤姆为了捉住它也弹起华尔兹,引出了完全被音乐迷住的小约翰。它们之间的追逐再次展开,不过最终两个小家伙握手言欢,甚至走进皇宫为皇帝倾情演出…… 本片荣获195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This short, Disney's best in some time, won an Oscar and clearly shows an influence from the animation style of the UPA studios that were doing remarkable work in the 1950s. Disney did a number of shorts that were different stylistically and in tone than the work they had produced in the 1930s and 1940s and this is probably the best of those shorts. I's good to see that it's available, even if it's only on a DVD as additional material. Most recommended